從學生時期一直到現在開始工作,來到西雅圖也已經兩年多了,回想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確實有很多和國內不同之精彩,在這邊和大家分享。申請出國留學所需要的托福考試和GRE / GMAT流程這邊就不再贅述,如果學弟妹有問題也歡迎和我連絡!
離家
相信有看過電影西雅圖夜未眠的人,都對於這個帶著憂鬱色彩的城市不陌生吧。西雅圖被稱為「雨城」,一年當中除了夏季以外都時常飄著綿綿細雨,當地人都非常習慣這樣的天氣,所以都會穿著有帽子的衣服,一旦飄起雨將帽子戴上即可;看到路上若有看到撐傘的人們,肯定都是外地人或是遊客了!而我深深地被西雅圖這幽幽的氣氛所吸引,這也是我選擇就讀華盛頓大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雅圖地標─太空針
雖然以前曾經出國遊玩,但真正一個人隻身在外生活還是頭一遭,很多生活上的事情要學習、適應。首先就是英文了,不管在超市、學校或是路上,美國人常常會主動打招呼,一開始聽他們說「What’s up?」、「How are you doing?」都不太知道怎麼回答(中文的你好不是問句,照回就好很方便)。再來就是交通,這邊的車子都非常禮讓行人,有時候還沒走到路口對方就停下來等你過馬路,完全不像國內總是要眼觀八方閃躲來車;人行道也規劃的很確實,一整天都有人們掛著耳機在人行道上慢跑著。天氣總是陰陰的、微涼,很適合避暑,若是喜歡大太陽的人就不太適合囉!
出國最大的差別就是三餐要自己打理;在美國由於生活費普遍較高,若想要節省開支,從伙食上絕對是最容易的。而我也有幸遇到一位廈門來的室友,兩人不只台語能通,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也都相近,廚藝更是一樣「好」,平常時間都是隨興亂創作一些飯菜,沒有太在意菜色,反倒是廚藝也因此進步了不少。「出外靠朋友」這句話,到國外之後真的深深的體會到了,從小到大熟悉的家人朋友們突然都不在身邊了,有時夜深人靜確實會懷念起家鄉的親朋好友們還有便宜又大碗的美食,但是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認識了一起離鄉背景的學子們,彼此的關係也都更加緊密。現在想起來,念書的時候,在那些忙碌焦躁的日子裡和室友兩個人邊煮飯邊聊天儼然已成為一種生活上的娛樂,也是人生中難以忘懷的回憶。
上課
華盛頓大學主校區位於坐落於西雅圖中心,Washington Lake、Portage Bay及 Union Bay之間,是著名的美麗學校。校園內建築有著濃郁的歐系歌德風,走在校園裡都能感受到那股莊嚴的氣息。其中盛名的 Suzzallo Library自習室更是如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夢幻古典,成為眾多遊客必參觀的地方。
Suzzallo Library自修室
每年三、四月左右,一片綻放的櫻花是華大最著名的風景,很多學生會拿著書本,恣意的躺在櫻花樹下看著書,或是三五成群玩著飛盤等等;迎風吹來的滿天櫻花瓣,真的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色。
華大的櫻花季
隨風飄逸的櫻花瓣
西雅圖天氣適中,夏天不會太熱、冬天也不至於冷到足不出戶,一年有可能就下個一場雪,但也足夠讓我們這些沒看過雪的「亞熱帶」人們大開眼界。還記得剛來的第一年,學校還因為下雪放了一個星期的假,這可是在台灣體驗不到的呢!
|
|
細雪飄落的校園 |
這場雪帶給我們一整個星期的「雪假」
而我的科系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基本上算是延續我在中山資管所學的專業知識,但在理論和管理方面的課程較多。對於還未有太多工作經驗的我來說確實會有些抽象。班上同學多半來自印度和中國大陸,台灣人包含我在內就只有三個。美國大學的上課方式很著重互動,外國同學們上課時都很踴躍發言,對於英文還沒完全上手的我們而言,是個必經的挑戰和磨練,尤其來自印度的同學們講英文時有很重的口音,一起開會討論的時候常常會有雞同鴨講的狀況出現,非常尷尬,現在回想起來倒也很有趣。
我的系所相較於國內的研究所較為不同,不強制要跟老師做研究,而是和大學時期一樣需要修課分組作報告,以及一個畢業專案。在這邊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都為了將來就業在鋪路了,學校每周都會有不同的公司來舉辦說明會,更是定期舉辦大型的就業博覽會,供學生去參觀討論。綜觀一年來的經驗,我個人認為,現在在資訊領域中,仍然是軟體工程師最容易找工作;另外一個較新的方向則為 User Experience Design / Research(使用者經驗)相關,出國前我尚未接觸到太多這方面的訊息,不過在美國它算是正在崛起中的一個領域,很多人朝著這方向在發展。而我本身則是在陰錯陽差之下找到了資料中心的實習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含網管和系統管理員,有鑒於資料中心開始趨向虛擬化,也剛好得以學到一些雲端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對我來說算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未來也會繼續往這方面去發展。
在學期間最難忘的經驗應該就是找實習了,系所規定我們要修四個實習學分才能畢業,然而大部分同學都還沒有確定自己想走的方向,真正有興趣的或許不夠資格,沒有興趣的工作又不去考慮,導致到最後演變成找不到實習的困境。我前前後後面試了八間公司才找到實習,這其中的甘苦談絕非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工作真的不好找阿,這點在國外也是一樣的。所以真的建議要從第一年開始就去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想走的路,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馬上確立目標,而是至少有個大約的領域,比較不會那麼不知所措。實習也剛好可以當作一個寶貴的經驗,很多同學經過實習都更確定未來想做或是不想做的工作類型,算是正式投入職場前的一個小試煉吧!
活動
美國人的娛樂活動和我們是差很多的,不像我們的大學生都愛唱歌,機車出遊,他們常常喜歡大家聚在一起 party,不管什麼理由、什麼假日都能 Party,而且比較瘋狂,也幾乎都會喝酒。我剛來美國就去參加了當時候的日本朋友辦的 House warming party﹝美國人搬新家幾乎都有這個習慣,請親朋好友過來吃喝聊天,大家一起玩啤酒乒乓、聽音樂、喝酒、醉成一片,氣氛真的很嗨!但同時這也變成找室友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了,美國大學生的生活習性和我們還是不太一樣,雖然說出國就是要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但還是要衡量不喜歡吵鬧或是常常PARTY的話這點可要事先想清楚,也可以避免很多室友之間的問題。
美式Party
而另外一項活動則是露營,以前總在美國恐怖電影裡看到野外露營,原來美國年輕人是真的很喜歡周末就一車人開車到山上去爬山、烤肉、探險等等。和以往98級的機車出遊有些不同,卻別有另一番韻味。不過西雅圖也算是很多亞洲人的城市,所以舉凡保齡球、KTV這邊還是找得到的,我也時常和台灣、大陸友人去回味一下家鄉的娛樂。而出了國最懷念的當然還是家鄉的美食和節慶,中秋節、端午節和農曆新年,和中國友人們聚在一塊吃火鍋、包粽子、更是我們這些異鄉遊子的最佳活動了!
就業
除了早就決定好一畢業就馬上回國的同學,其餘的人幾乎都會先在美國找工作。資訊相關產業目前最熱門的工作還是非軟體工程師莫屬,幾乎是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對於寫程式有興趣的同學們,若想要朝這方面發展是很有潛力的,尤其西雅圖以及加州矽谷都是許多科技公司的聚集地,對於這方面的需求更是不在話下。
對於不擅長或是不喜愛寫程式的同學們,許多人會朝向 Consulting(顧問)這方面駐足,雖然說 Consulting 這一行大部分是業界經驗已經相當豐富的專家們在從事的,有些比較大的諮商公司依然會招收畢業新人培訓,若是喜歡嘗試同時和多個客戶接案子,不定點定時工作,喜歡擴展人脈,consultant 是個非常值得從事的行業。頗具有挑戰性,但是我認為是很適合累積多方經驗和成長的職業。
UX(User Experience)這方面也是在國外相當搶手的工作,對於設計,人機介面有興趣的同學不容錯過。但同我前面講的,這方面其實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專業科系,所以如果有興趣的話在學期間最好就多找別系教授做一些project,畢竟設計相關的職業看重的都是你的作品集,能夠有足夠的作品對於找UX類的工作面試會順利許多。
也會有人朝IT(資訊科技)領域發展,這方面的話最好對於有興趣的專業領域有些研究,譬如 Networking、Server administration、Database,廣義來說都屬於 IT 範疇,但其實在大公司裡面是分得很細的。對於這些類型的工作有熱忱的人,可以多考一些相關證照(Cisco的CCNA、Microsoft 的MCSA、CompTIA的 Server+ …等),對於初出社會找工作都很有幫助。我本身就是在微軟從事 Build Engineer 約聘的工作,延續於我對於 IT 這個領域的熱忱。
對於找工作,初出社會的階段我認為未來發展性和經驗的累積是比較重要的,薪水高低倒是其次。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就多嘗試、多涉獵,趁著年輕好好打拼一番吧!
結語
「到底要不要出國呢?先工作好還是先出國好?」先有些工作經驗確實對於出國留學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尤其管理方面的課程會讓你覺得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但很多事情並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也不是走了一步就無法回頭了。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經常會面臨的疑問就是:下一步要先做什麼呢?在出國之前我有幸看到了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的文章「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也推薦各位學弟妹們若有這個機會一定要出國見識見識,練練英文、交交朋友、看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無論將來會在什麼地方工作、定居,這都將是生活中一段美好的經驗與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