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報單位: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發行人:黃三益系主任 期數:第247期 發行日期:2012-05-16
【焦點人事物】
100學年度優秀畢業生──胡宗道學長
【系所公告】
恭喜博士班學生楊宗憲榮獲101學年度優秀教學助理
【老師動態】
林芬慧老師
賴香菊老師
劉賓陽老師
【校友專區】
101年家族大團圓活動公告‏
【生活雜感】
奧地利的課程設計
Seminar心得分享:雲技術
Seminar心得分享:APP創意應用及商業模式
Seminar心得分享:社群經營與品牌的影響
【生活花絮】
100下碩專班遊
【100學年度優秀畢業生──胡宗道學長】
大家好!本期電子報焦點是有關於今年優秀畢業生──胡宗道學長大學四年的心路歷程,生活雜感刊登了三篇精彩的Seminar心得分享,最後還有碩專班溫馨和樂的科工館之旅。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期的電子報:")
凡投稿至西灣資管通訊經錄取者,可獲贈送禮自用兩相宜的精美紀念磁鐵一枚!
一組共有四枚,等你來蒐集唷!
投稿信箱:epaper@mis.nsysu.edu.tw
【焦點人事物】

 100學年度優秀畢業生──胡宗道學長
作者:大學部102級 / 陳淑如
 

  又即將來到了6月「畢業的季節」。此時每個系所的畢業班級紛紛推選出一位優秀畢業生,他將代表著班上在畢業典禮接受校長的表揚。而每年資管系之優秀畢業生,不只是成績名列前茅,更是經過大四同學投票評比後所選出,而這也意味著其他評比因素,如:人際關係與倫理、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能力、解決克服問題的能力、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國際化、課外活動和系上活動服務等亦是獲選的關鍵因素。今年小編很榮幸地訪問到本屆資管系優秀畢業生──胡宗道學長,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大學四年生活的點點滴滴!

專案展中的學長!

  學長一開始提到了學業的部分,原來大一時學長並不是為了理想抱負而念書,僅僅只是因為高中時的學長非常愛打電動,怕家人擔心他會因成迷電動而耽誤到課業,因此學長改掉打電動的習慣,專心於課業上,一方面希望讓家人安心,另一方面學長也可以開始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到了大二時,學長覺得自己應可以為課業做點什麼樣的努力或改變,因此開始對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做規劃及安排,藉此產生興趣和動力,希望可以從中獲取中諸多的知識。而在此學長建議學弟妹可以多參與每門課程的第一次上課來瞭解老師們上課風格及對課程的規劃,藉此從中選出自己有興趣的課程。

  如此忙碌的學長是如何管理時間呢?原來學長對於時間的安排自有一套辦法。期中考前,預估約兩個星期,將需要完成的程式提早完成,因為程式需花費時間較難掌握,之後,在安排讀書時間時較能專注。而對於如何加強英文學長則建議學弟妹可以將每本原文書的英文一句句讀過後,再將不懂的部分,透過學校圖書館或高高屏借書系統以借閱其翻譯本或相似的中文參考書目將不瞭解的地方再加強。

資管營場勘

  此外,學長在平常課業之餘,仍舊參與系上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活動,不論是迎新、資管週和資管營,甚而於大三升大四時還發起綠島班遊等活動,從沒缺席過系上的任一個活動喔,學長自豪的說著!而且在參與活動中,不僅可以學習到一些帶領活動的方法,無形之中,還瞭解到與他人共事時溝通的重要性和做事時的態度及如何領導一個團隊的技巧等。大三上時,學長還把時間投入在「永齡課輔」,教導一些較弱勢的小朋友並陪伴他們讀書,說到這,學長不忘宣傳一下,「永齡課輔」的社工人員很好喔!而且薪水也不錯,希望大家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

  而校內打工的經驗亦是學長非常重視的,由於考慮到校外打工不便的因素及學長希望能從打工中學到一些實用的電腦技術,於大一時學長便進入管院電腦中心工讀,在這裏學習到一些Web開發、Linux及網路管理,甚至於還學習到如何與老師溝通,讓老師瞭解到電腦壞掉的緣由。大一暑假時,學長更毛遂自薦向學務處爭取到系統開發程式工讀的機會。

歡迎大家加入系羽!

  說到這,最不能忘的便是學長對羽球的熱愛,雖說學長剩餘空閒時間已不多了,但學長仍舊會盡量排開與羽球練習時間相衝突的事情,希望能在球場上好好淋漓盡致一番,藉此抒發壓力。

  不知不覺,時間悄悄溜過,聽了這麼多,最後小編還是很好奇宗道學長會給學弟妹什麼樣的建議?原來,學長認為最重要的事就是「態度」,指的是無論對什麼事,都要抱持著盡全力的態度去做。以及管院的精神便是強調團隊合作,在團隊中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討論的。最後,學長畢業後將繼續就讀研究所,他鼓勵學弟妹可以盡早發現自己的目標,便可肯定的大步向前邁進!!


:: 回到本期目錄 ::
 
 
【系所公告】

 恭喜博士班學生楊宗憲榮獲101學年度優秀教學助理
作者:系辦 / 吳文菁
 

恭喜博士班學生楊宗憲榮獲優秀教學助理!

類別:一般類
課程:資料結構
授課教師:李偉柏

:: 回到本期目錄 ::
 
 
【老師動態】

 林芬慧老師
作者:系辦 / 吳文菁
 

5/21-23至北京參加國際會議 Assurance of Learning Seminar


:: 回到本期目錄 ::
 
 
 賴香菊老師
作者:系辦 / 吳文菁
 

5/18-5/28至巴西勒希非參加國際研討會 2012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 回到本期目錄 ::
 
 
 劉賓陽老師
作者:系辦 / 吳文菁
 
5/20-5/27 亞太運籌管理系統課程至日本法政大學參訪
:: 回到本期目錄 ::
 
 
【校友專區】

 101年家族大團圓活動公告‏
作者:系辦 / 吳文菁
 

恩師情重 同窗意長 難得的盛會 這場活動你絕對不能錯過!!

活動日期 2012/09/22 (六)
活動時間 15:00~21:20
活動地點 香蕉碼頭河邊餐廳 2F喜悅廳
活動內容
  • Seminar:行動生活與安全
  • 晚會:2012中山MIS家族大團圓

活動DM如下:


:: 回到本期目錄 ::
 
 
【生活雜感】

 奧地利的課程設計
作者:資管碩 / 徐有盛
 

  徐有盛學長所參與的計畫是系上與奧地利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所共同簽訂,專屬於中山資管研究所之雙聯學位學程,學生可在三年內同時取得「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學位」以及「奧地利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學位」。學長在236期也有精彩的分享哦!

  其實從去年底之後就長期周旋在考試、論文、專案之間,根本沒有出去旅遊的空檔,所以這次來寫一些有關奧地利課程設計的事情。

  在奧地利,學分的計算單位是ECTS,按照教授的說法,每堂課值多少ECTS是有一套公式的,雖然我從來沒有看到那個公式。基本原則是每學期總上課時數達到一定就可以給予相對應的學分數。一般來說,常見的組合是「固定」每週兩小時的課值3ECTS,45分鐘的課程值1.5ECTS,當然也有每週上課兩次,一口氣給予6ETS的課程,也會出現上課次數少卻給予高學分數,但是作業負擔極大的課程。每個學分都是要付出相對應的努力才能拿到。

新教室的布幕和短焦投影機

  基本上來說,一般課程分成三大類:VO、UE、KV。VO是純講課,通常沒有作業,就算有也是非強制性的,成績完全看期末考,UE則是練習課,通常根據教授的要求可能會被強制要求要選對應VO的課程,也有完全不在乎你選不選練習課的教授,課程的內容是VO課程的實作,通常是作業有完成就可以通過拿到1.5ECTS,不過完全不影響你VO的成績,這樣的設計某種程度上給予學生彈性,可能你覺得VO的期末考過不了,不過你在練習課程的學分還是可以穩穩拿到,不至於最後付出了時間卻是一場空。KV則是兩者混合,計分會採計作業跟期末考,但因為負擔較重,所以給予3ECTS的課程通常不會每週都上課,一學期的時數次數可能是VO課程的1/3~2/3,這讓學生比較有誘因去選課。假如是每週上課的KV課程,會給予4.5學分。

  在上課的風氣方面,JKU的教師普遍對於出席率這件事情不以為意,很多教師(可能是教授也可能是博士生)會在第一堂課就開宗明義的講,假如你覺得沒有必要來可以不來沒關係,這點我一開始還不太習慣,不過後來發現這邊課程時間的彈性之後就覺得這樣的制度也挺不錯的,畢竟有些課程上課時間不固定,衝突時若是缺乏這樣的彈性對於學生來說頗為不便。

  就我觀察,大部分的奧地利學生通常一學年選大概三到四堂課,所以他們可以很專注在少數幾個課程上,當然這樣的模式對於我們這個Program的學生不適用,我們必須要在較短的時候內拿到跟他們他們花上兩年拿到的學分數,所以普遍來說會選到7~8堂課以上。

舊教室的滑動黑板和一般投影機
用抹布和海綿代替板擦擦黑板!

  JKU的教師對於作業頗為挑剔,他們會給予一個定義的很明確的文件,然後要求你達成上面列出的目標,所以每個作業通常都要花上頗多時間作,不過我認為大部分的練習都有經過良好的設計,練習後也確實的可以收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期末考試頗為艱難,原則上奧地利准許學生考三次試,不過那是系統登錄成績的次數,所以聽說實際上可以考到五次,可以是筆試或是口試。因為一個課程只有期末考,所以考試難度不低,範圍廣,問的問題從宏觀的架構到特定公式的解析都有,而且時間緊湊,普遍都在一小時內結束,至少五大題或是十小題,所以要唸到一定程度才能夠通過考試。若是沒通過就是另外安排時間考試,通常是下個學期,甚至可以在上完課後兩年才考試。

大多數為可容納40人的教室
平常不鎖門,沒課可作自修室

  在奧地利這樣的課程設計下,學生可以享受充分的選課上的自由,這可能也跟學生的組成比較複雜有關,奧地利的大學入學沒有考試,基本上是申請就可以入學,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在職人士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一同上課。因為這樣的背景在選課制度上保有相當程度的彈性,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策略來完成課程,同時教師也會明確的定義如何評分、需要繳交的作業細節等等來讓學生有所依循。而明確的學分計算公式讓課程的負擔與學分數的價值成正比,讓學生比較不會有「賺到了」或是「浪費時間」的感覺,確保了訓練的強度以及學生素質的水準。

每周都會貼新課表在門上!


:: 回到本期目錄 ::
 
 
 Seminar心得分享:雲技術
作者:碩一 / 徐吉志
 

講題:雲技術
講者:陳冠元先生
現職:鼎新電腦總監

  雲端是最近幾年很熱門的技術,早在許多年前就存在著,國外也很早就有在發展,最著名的代表就是Google,透過一個Gmail帳號就能幾乎使用它所有的服務,使用者也不用裝一堆軟體,只需登入連上網,就可以開始使用。對於台灣來說,雲端雖然大家都在喊、大家都想做,但想要藉此獲利其實已經有點晚,畢竟市場幾乎被國外拿走了。對於鼎新企業這一家做ERP的公司而言,該思考的是雲端的價值、能替公司帶來何種效益、如何從其他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也是這次講者所要跟我們講述的重點之一。

  當大家都在談雲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反過來想,到底雲真的有這麼必要嗎?企業用雲端,是為了帶給顧客更多方便、創造更好的服務、促進企業流程改善。但當大家都在期待它的利益時,常常忘了後面可能的代價,像是在雲端上的整合、新舊系統的更新,最重要的就是雲上資料的安全,因此也衍伸出許多在資安方面的議題,譬如FB的隱私權,常常就是個容易被忽視,卻容易引起巨大危機的問題。

  這次演講讓我們了解到,追求一個新的科技趨勢,在看到它發光發熱的一面時,也需要考慮到另一面所可能隱藏的問題與成本,否則容易隨波逐流,陷於迷惘。


:: 回到本期目錄 ::
 
 
 Seminar心得分享:APP創意應用及商業模式
作者:碩二 / 莊誼君
 

講題:APP創意應用及商業模式
講者:李昆謀先生
現職:宇宣數位媒體執行長

  本週邀請的講者是宇宣數位媒體的執行長-李昆謀先生,他是既年輕又成功的創業者,而且外表也比年紀看起來年輕,演講時的講話方式與我們毫無代溝,根本就像是在跟我們聊天,所以整場演講笑聲不斷、輕鬆有趣。

  一開始講者便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手機、行動裝置的創意運用,從QR Code到所謂的AR;QR Code已經不算是創新的東西了,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它的應用又重新甚至更活躍的躍上檯面,但是更近更新更有趣的趨勢為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雖然這個技術也存在很久,但也是由於現在行動裝置硬體、網路的發達,許多的企業將之視為擴展商機的方式。從此可知許多科技的應用並不在於科技的技術有多進步、多厲害,而是要發揮「創意」,將科技融入生活當中,才能發揮其價值,從許多的例子中都可看見,像是著名的鋼琴樓梯,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最後,講者也分享了自己本身的經驗談,事業要成功,人脈絕對是不可少且重要的一部分!而累積人脈並非只是所謂的應應酬,從表面上的累積,真正有用的人脈是要秉持努力做好自己、讓別人看見你的好、才華,才能真的在需要的時機發揮效用!就記得講者一直強調的:「盡心盡力,廣結善緣」,要闖出一番事業,還是要一步一腳印累積的。


:: 回到本期目錄 ::
 
 
 Seminar心得分享:社群經營與品牌的影響
作者:碩二 / 楊佳蕙
 

講題:社群經營與品牌的影響
講者:史百誠先生
現職:美商千佑媒體顧問副總裁

  本週Seminar邀請到Circos史副執行長為我們介紹Social Media和品牌間的關係,主題雖然看似與上週無異,但內容卻大相逕庭,十分引人入勝。 史副執行長他們的事業主要是蒐集網路上和客戶企業相關的評論,透過有系統的分析方式,將網路上相關的評論整理成行銷報告,使得企業除了透過他們本身所進行的問卷外,亦可以有系統及快速地蒐集到客戶對自己本身的評價。

  這不禁又讓我聯想到「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誰掌握愈多資訊,就相當於掌握了全世界。」這句話。Circos企業跳脫了像Facebook、Yahoo、Twitter等主攻從使用者身上直接收集資料的框架,這種傳統式的架構,以提供貼近生活的服務,吸引使用者使用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因為生活化的方式,因此資料範圍相當發散,無針對性。

  但Circos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捨棄和其他服務供應商競爭會員人數或是使用程度的方式,先將資料主題化,而他們所使用的方式是依品牌區分,利用Internet上資訊共享的優勢蒐集特定品牌的評論,整理成市場行銷報表,報表協助使用者很快地了解到自身品牌的優點/弱點、優勢/威脅,整個服務相當於是DSS的展現,讓品牌負責人快速地得到由眾多經驗者所提供的SWOT分析。

  可惜的是,目前他們仍著重於商業網頁上文字的蒐集分析,似乎尚未蒐集到像Facebook這樣社群媒體上的評論,也許一方面是因為Facebook這樣的社群網站對隱私權的保護,但若能開發一支Facebook App來蒐集Facebook上對於品牌資訊的評論,相信將有助報表精準度的提升。


:: 回到本期目錄 ::
 
 
【生活花絮】

 100下碩專班遊
作者:碩專班/楊秀珍
 

  進入中山上課第二個學期了,雖然碩專班的同學們,白天要上班,晚上要修課,但是我們想把每學期的班遊舉辦成適合全班和全家人一起出遊,享受輕鬆歡樂的好時光!

來張大合照吧

  早上八點半到科工館,剛好碰上了中小學科展頒獎典禮,整個科工館門口滿滿是等待入場的民眾們。等待同學的同時,暖身活動是先帶領大家做「紙竹蜻蜓」,讓同學們回味童年,小孩體會單純的快樂。

  這次,班上幹部們將館內的活動分成A和B路線,A路線是大人版而B路線是適合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版。(詳細行程請參考表一)

  A路線一開始先參觀位於二樓的「電信文物展」,這是中華電信與科工館合作,介紹台灣電信130年來的電信發展歷程。這裡展出了許多百年電信文物,從步進制交換機、良心電話、到海底電纜。此外,展場還使用了多媒體影音、中華電信的志工現場解說等方式,讓參觀者更了解電信科技的演進,同時同學們也複習了剛考完期中考的計算機網路課程。

電信文物介紹

  參觀完二樓後,一群人前往四樓的「科學桂冠廳」,這裡介紹了諾貝爾獎的得主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一進入桂冠廳,大家就搶先摸李遠哲博士的獎牌,再看到他當初親自設計、組裝的「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體會了做為一位研究者背後的辛苦及堅持!

  時間悄悄來到九點五十分,大家來到特別包場解說的「高溫超導磁浮列車現場演示活動」,活潑又可愛的解說員除了介紹攝氏零下196度液態氮及高溫超導體的特性外,現場還將超導體浸泡於裝有液態氮的便當盒中模擬磁浮列車前進的情形。建議到科工館參觀之前,可以先查解說的時間,安排在行程中會更有收穫唷!

磁浮便當盒列車

  接下來A路線的體驗活動,分別騎了很炫的SEGWAY(賽格威)、月球漫步體驗、還與B路線會合,一起住進了地震體驗屋!有了這些身歷其境的體驗,更加深了大家對科工館內各種主題的印象。

  對於B路線,在學期初規劃班遊地點時,科工館由於地理環境和適合全家出遊而獲得多數同學的支持,班上幹部們為此嚴選規畫了適合家庭的B路線,讓平日忙碌的同學們可以藉著機會帶全家散心,全心享受天倫之樂。當日共有五組家庭合計18人一同享受了溫馨快樂的親子時光。

親子開心出遊

  一開始,由康樂股長明泰帶領大小朋友到B1,先後參觀了糖果屋和奇幻國,同學與小孩們在精心設計的設施裡玩得不亦樂乎,不僅有多個互動式體驗裝置,還有各種巧妙運用風力、水力、槓桿等原理的遊戲器材,充分體驗寓教於樂的滿足。

  接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2F的地震體驗屋,在安全指示下依序體驗了1級、3級、5級、7級和921集集大地震的強度,也學習了地震時應立即執行的動作,包括關瓦斯、開門、開窗戶、躲於堅固桌椅下等,收獲良多。此時,A路線同學們也陸續到達2F,會合後全班前往下一個活動「幸福封罐」。

體驗地震

  在「幸福封罐」的活動裡,同學們將心意、感恩、祝福和願望都寫在卡片上放入杯子裡,接著放入隨著時間會愈久愈香沈的茶包,再使用封罐機將杯口密封起來,希望所有人都能心想事成!接著A、B路線再度分道揚鑣,各自前往觀看3D影片和製作手工恐龍蛋。

幸福封罐DIY

  終於,在A路線看完3D影片,與B路線做完手工恐龍蛋之後,兩線會合於入口處並留下完美的大合照。此時,總務股長莉純拿出精心準備的小禮物,融合了科工館的各種精美小贈品,給現場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家屬和小孩,全體在掌聲中為早上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接著,全班移師老新台菜餐廳,享受創意與美味兼具的午餐。在此,特別感謝在科工館服務的莉純協助規畫行程,以及徐士傑老師、趙善中老師的參與,還有100級幹部們的辛苦付出,大家很期待下次的班遊!

活動圓滿成功!

分眾

A

B(帶3-9歲的小朋友)

時間

類型

9:00

參觀展示

文史物件

台灣工業史蹟館(6F)
電信科技文物  (2F)

糖果屋(3-6歲,B1F)
奇幻國(3-6歲,B1F)
探索國(3-9歲,B1F)
防疫戰鬥營(6歲以上,2F)

互動體驗

科學桂冠(4F)
科學開門(4F)
氣候變遷(2F)
防疫戰鬥(2F)

10:00

DIY 及體驗單元

體驗單元(擇一)
1.SEGWAY    (4F)
2.月球漫步體驗(6F)
3.戰機模擬    (6F)
4.風雨體驗屋  (6F)
5.開放式典藏庫(B1F)
幸福封罐DIY(2F)
颱風體驗展具   (1F)
奈米DIY(B1F)

機器人表演(1F)
體驗單元(擇一)
1.地震體驗屋(2F)
2.小火車    (4F)
幸福封罐DIY(2F)

11:00

電影

IMAX 3D-海底世界

玩具DIY

11:40

離館

前往老新台菜

12:00

用餐

老新台菜

表一、行程安排


:: 回到本期目錄 ::
 
 
版權所有 © 2001-2012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NSYSU MIS
| 國立中山大學 | 資訊管理學系 | 聯絡編輯部 | 回到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