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一聲清脆的響聲──
一顆小白球朝天上快速飛去,這時從電視機的喇叭中傳來了主播語氣激動的台詞:「這球又高又遠,就像變心的女朋友,回不來了!這是支全─壘─打!!」、「Back... Back... Gone! Homerun!!」
2006年,對臺灣的廣大棒球迷來說,是個難以置信的年份:來自臺灣的王建民在該年為洋基隊拿下了十九勝。而我,也從此時加入了棒球的世界。從那之後,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有關棒球的資料,學習知識;開電視時,看棒球比賽轉播的次數也變得頻繁。
雖然每次看完資料、看完球賽,心中總會冒出一股熱血,想上場投球打擊,但由於高中校園的限制以及課業上的壓力,使我每每經過球場,看到有人戴著手套玩傳接球時,只能望球興嘆。但是,來到中山大學後,我驚奇地發現,原來系隊中有壘球隊,雖然壘球與棒球有些許的不同,但對我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機會,我終於可以戴著手套傳接球,或是拿起球棒擊出漂亮的安打了!
加入了系壘後,隊上的學長們首先教我的是基本的傳接球與打擊,練了一下之後才發現,原來投球也是個大學問,舉凡握球的方式、抬腳的方法、手臂的擺動……等,在在地都會影響到球被投出時的速度、方向……等;而打擊也是,像是握棒的方式、揮棒時的方向,也會影響球被擊出時的高度及遠度,難怪我在試打時,球只見高不見遠,原來就是因為揮擊時球棒常常呈現向上的弧度,所以才會造成高飛球的情形。
就在系壘的例常練習中,我學到了許多過去不曉得的事情,除了上述的打球要點之外,系壘學長們的熱情也值得一提,學長們各個無不將渾身解數傾囊相授,把畢生(?)所學的技能盡可能地傳授給我們這群學弟。

快跑啊!
所以當我們在接受學長們的指導時,我們都賣力地學習、練習,以回應學長們的熱情,在練習中不知被浸溼了幾遍的球衣裡,混雜著汗水與淚水。誰說加入系隊只會累掛的?我在資管系壘學習到了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資管系壘真的是太棒了!

We are the BEST!!
最後,便讓我以貼在體育館的對聯中的其中一句來作結吧:
風起,壘上競速戰群豪!
今年的球季就看我們在場上如何的迎戰各系群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