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不經策劃地,小琉球之旅就此展開。陽光高照,卻吹著勁風,我騎著自己的
機車,和兩個企管朋友,延著中山路一路南下,經過小港,繼續在台17號上行駛,過了高屏大橋後,到達東港。一路上沒有休息,只有兩側漸變的景
象,從商業,工業到農業,從高樓,工廠到田野。
異於鼓山到旗津的渡輪,東港的快艇到達小琉球只需要25分
鐘。下船後,直接到達民宿,房間裡面海的落地窗直接反映了小琉球以海洋為中心的生活,民宿老闆田爸爸身兼導遊帶我們前往幾個著名的景點:「威尼斯海岸」、
「觀音石」…等地。

威尼斯海岸
體恤學生的經濟能力,趁售票人員下班門戶洞開時,田爸爸帶我們來到「烏鬼
洞」,也告訴了我們這裡的傳說──據說
以前這裡常有漁船無緣無故沉沒,當地村民感到莫名奇妙而前去查明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有一種人像魚一般臉頰兩旁長了鰓,因此能夠潛到海裡將船弄破,這
就是「烏鬼」的由來。

烏鬼洞和愛拍照的田
妹妹
有趣的是,除了連警察也不戴安全帽外,小琉球全島有一半的路是沒有路燈的,水溝也幾乎不加蓋。此外,這裡的道路不但不畫線,規劃上也顯得蜿蜒崎嶇,因此這
裡的夜晚對人生地不熟的
我們來說,格外恐怖!有驚無險地回到民宿後,為了整天吹著海風引發的頭痛,也為了儲蓄隔天潮間帶活動的體力,我們早早入眠。
突然來襲的寒流讓小琉球的清晨多了幾分涼意,早餐先擱著,就怕錯過在漲潮與退潮之間的珍貴時段。換了個短褲,捲起袖管,興奮之情也早已下意識地取代了身體
的顫抖,在田爸爸帶領之下,認識了多種海參、海膽、海草、寄居蟹、螃蟹…等
等,海水的清澈是不需言語表達的,親眼目賭便知曉!

清澈見底

海
膽兄弟
小琉球在蔣經國時代的建設下始有電纜、自來水出現,但儘管近幾年觀光人潮的湧入促進了小琉球的發展,但從田媽媽口中得知,這裡並沒有幼稚園,孩童必須等
到小學的年齡才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也可以從地圖上「清心冷飲店」的紅色地標感受到某種在小琉球特有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清心福全是全小琉
球最重要的?
由海洋、日治時代建築與這些在地風俗民情所構築成的小琉球,正如同世
外桃
源,這份不造作的特性,讓我們腦海閃過多呆幾天的念頭,這次的衝動之旅,有別於以往,可謂不虛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