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軟體測試佔軟體開發成本的40%以上,花費的資源又多,但是在許多軟體專案中,測試所受到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如設計和開發。隨著軟體技術日趨複雜,測試的困難度也日漸增加。再加上測試無法獲得應有之重視或資源,更使測試無法發揮效果,來為軟體品質的最後一道關卡把關。因此,如何做好軟體測試並發揮預期效益,實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由於軟體測試技術的發展已有數十年之久,本研究認為軟體測試在技術上的支援已有一定的成熟度。但是現在仍然有很多專案無法將軟體測試做好,本研究認為其原因大多與軟體測試不受重視有關,因此在管理面有再加強的必要。為了有效控制軟體測試的品質,有必要建立一套測試制度,以作為軟體測試施行的依據。
本研究融合軟體測試、制度理論和控制理論,以提出一個理想的軟體測試制度。最後再透過個案分析的方式,來補充理想的軟體測試制度。本研究透過軟體測試相關理論的探討,來建立一套軟體測試的運作程序;並將測試的生命週期區分為規劃、設計和執行三階段。透過制度理論的六個面向,來建立一套運作規則,以作為施行上的依據。透過控制理論,可以強化控制機制,使軟體測試的進行方向,更能符合預定的目標。
從個案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認為理想的軟體測試制度仍可適用於共同開發的外包專案,並且有下列重要的發現:當外包雙方都需要執行測試的活動時,雙方仍需要訂定各自的測試計畫,但時程應該盡量一致,避免資源的閒置或產生軟體或文件不一致的問題。再者,由於外包雙方都參與開發和測試,也都會產生程式碼及相關文件;為避免雙方的軟體或文件版本發生不一致的狀況,可以將版本控管規則制定在規範中,作為執行的依據。透過一個組態管理機制,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衍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