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感

AMC參賽經驗分享(下)
大學部 趙伯鈞

五、比賽經過與感想

3/10  清晨  小港機場

        團隊準備搭機到夏威夷去,大家都是一副臉頰凹陷黑眼圈超深的精疲力盡樣,畢竟大家一直忙到最後一刻,資料的收集似乎永遠不夠,講稿和投影片都改到最後一刻。在機場手上還拿著presentation的講稿喃喃自語。更慘的是出發錢一晚工作到半夜三點,回到宿舍洗衣間要拿準備出國參加比賽的衣服,竟然全部被偷,還好老師比我們晚一天出發,請老師幫我們趕緊準備   

  

在成田機場等待轉機

                                                     

三個小時的飛行後  東京成田機場

        我們在東京成田機場要花六七個小時等待轉機,因此我們躲在機場的一個角落瘋狂練習。把Notebook架起來,一邊演練一邊檢查講稿還有哪裡可以修改,同時調整說話的速度以配合時間限制,務必練到比賽當天可以倒背如流。

                                                                        

3/10 夏威夷 ALA MOANA HOTEL

        到達是夏威夷時間3/10早上8點多,這個飯店即將是隔天分組預賽的地點。這一天我們就窩在飯店裡不停的練習presentation,稿子背到爛掉甚至我們都還可以背出其他人的稿子了(聽太多遍)。

 

在夏威夷的飯店裡

 

3/11  攤位展

        我們因為記錯尺寸,海報是全部隊伍中最大張的,不過反倒顯得我們的與眾不同。這時候終於見到全部的參賽隊伍,各國的人帶來各種不同的產品。攤位展是讓各個隊伍有時間交流,算是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在AMC做一個小小的展示。

   

     

   

        我們的初賽遇上的競爭隊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新加坡做的是排隊系統(Queuing System),香港做的是動力節省系統(Turbo Power),年紀都比我們大了許多,都是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3/12  Division  3 第三組  Tigris

        牆上打上我們的投影片,Dear Judges,..................................................,從CEO的第一句話說出口,presentation就這樣一路走下來。大家都到了那種頭腦可以不用思考、嘴巴自己動、手勢自己飛的境界。QA也進行的很順利,全都是我們之前猜到問題,都已經準備好答案等評審問我們。

                                                                                

        初賽結果在中午吃飯時宣布。主持人說Division3的finalist from Taiwan,聽到這句話心臟不禁狂跳,不就是我們?! 等到他唸出中山的名字,大家都忍不住尖叫了起來

我們 進決賽了

     

3/12  為決賽做準備

        宣布完,評審有給我們一些針對我們計畫書以及presentation的feedback,並祝福我們隔天的決賽也能有好表現。

        統整了評審的意見,我們決定要修改一下我們的presentation,(後來發現這個策略反而造成大家的緊張),大家又開始瘋狂的討論跟修正,當天晚上準備到半夜三點多。

 

3/13  夏威夷大學  決賽

        隔天下午我們是決賽第一組,因為每個人講的東西都有點異動,造成大家變得很緊張,緊張的情緒幾乎籠罩了每一個人,大家忙著背稿,沒有時間練習QA的部分。

        上台的時候,感覺得到大家因為前一天的修改,使得整個presentation的步調有點亂掉了,時間也沒有掌控的很好,後來的QA也沒有回答的很好,團隊之間沒有講好回答問題的默契。

 

3/13  比賽結果

        比賽結果是我們在最後分組競賽中,得到「傑出報告」獎項 (Outstanding Presentation) ,同時晉級為決賽隊伍 (Finalist team)。

   

   

                       

台灣  心得與感想

        其實這些是之前從沒想到的,我們五個初生之犢居然可以晉級到決賽,真的很感動,我們可以被網路直播了?!?!(晉級決賽隊伍比賽當天網路會即時轉播比賽實況)

        從碰在一起,一起去請學校支援,好幾次半夜一點才開完會,常常半夜四五點睡覺,台北新竹高雄跑來跑去,所有的辛苦,都在比賽後變成了甜蜜。

     

        其實在看了別隊的計畫跟presentation之後,發現我們整個氣勢上還顯不足,上海復旦算是整體在presentation上台風最穩健的一組。此外就計畫而言,我們的計畫scale太小可能是在決賽失利的最大關鍵,因為之前我們一直在考慮可行性,因此我們的計畫書是非常從實際面上去考量,雖然scale小了點但是如果今天真的由我們團隊去執行,是非常實際而且可行的。

 

        但別隊的做法 是去想一個比較大的格局,然後再來想怎樣的資源是被需要的,整個所顯示出來的營業額和報酬率都超級高,其實VC所要的是高報酬,scale太小通常不會被納入考量。因此我們在決賽有完美的表現,就計畫來看,可能還是沒有辦法獲得青睞。這可能是未來想要參加這個比賽的學弟妹所要思考的重點,如何同時兼顧可行性與計畫的格局。

                                                                                

        現在回顧起來,第一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開一家公司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懂,需要請教的東西很多,因此勢必會接受許多各式各樣的幫忙。少部份是熱心的主動幫助,不過多數都是自己去尋找的。若是沒有許許多多人在時間上、精神上、或財務上,對不論是公司的管理面,或產品的技術面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或實質的幫助,我們也不可能走到後來的結果。所以,雖然表面上是我們團隊去參賽,實際上我們代表的是許多在台灣業界、學界的支持、鼓勵、及幫助。我們團隊倒有點像是個「整合者」,把許多零星的訊息、資源、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可呈現出來的實體。

 

        而這過程中,一個主要收獲或許是,了解到 “Yes! It’s possible.” 只要願意去努力嘗試,原本看來似乎是非常困難的不可能任務 (a seemingly impossible task), 最後會發現是「可做的」,而且是「可能的」。一件蠻有趣的事是,參賽前我們曾觀摩過許多過去參賽隊伍的簡報影片,對他們的專業感和內容深度感到不可思議 (都聽不太懂他們在說什麼)。對我們來說,他們是「影片中的人」(people in the video),頗遙不可及。但是經過這次比賽,現在,我們也成為「影片中的人」,表現也不致差太遠。當努力受到肯定時,那種愉快和欣慰,是難以言喻的。

 

        透過這次的參賽,我們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能耐都受到很大的挑戰,卻也得到很大的成長。不論是在資訊搜集、資源整合、時間分配、團隊分工、討論溝通,或在壓力及彈性下工作,都有許多學習和成長。對我個人來說,一個最大的所得是,在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更深刻、更清楚的了解。不論在能力上、個性上、或工作模式上。這種了解,對於掌握自己,以從事更「符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有莫大的幫助,也使自己在未來能去面對及承擔更大的挑戰。

 
回電子報首頁

國立中山大學資管系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SYSU.

歡迎轉載 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