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習

心得感想-西遊記之2002春-布達佩斯
楊耀傑

  

The preparation
  從決定要到布達佩斯的那一刻起,我便滿心歡喜地準備行前的文件、証件和行李。從簽證、役男出國許可、機票、火車票(europass)都自己一手包辦。由於我是第二批的交換學生,也是系上的第一位役男交換學生,所以學校並沒有給我一套完整的流程告訴我下一步要做什麼、要怎麼做;整個準備的流程十分地煩瑣,從系辦、研發處、學務處、教務處、台北市政府兵役處、區公所、銀行、匈牙利駐台辦事處、旅行社,每一項都要自己來,雖然煩人但也讓我學了不少東西,也讓我能夠獨立也完成這一趙旅程。

  第一次一個人到國外待那麼久,心理難免會緊張,幾乎快把所有在台灣用的東西都放入行李箱中,一包包的五塔散、百服寧、過敏藥和茶包都放入了行李箱中,由於之前的學妹告訴我說那裡下雪很冷,於是我連釘鞋也帶了,最後行李共重32公斤,足足超重了12公斤,還好華航念在我是留學生的份上放了我一馬,要不然就等著被罰10000元吧!到了布達佩斯之後,才發現其實它沒我們想像中的落後,除了台灣土產的東西之外,什麼東西都買得到,有的東西搞不好還比台灣的便宜。最好的比較指標就是布達佩斯的Mc'Donald's, Burger King和台北一樣多,而且東西都差不多。所以別太緊張;在布達佩斯不會餓死人啦!如果再不放心的話,DHL從台灣寄東西到布達佩斯只要二到三天就可以到了。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
  到了完全陌生的環境,心理的改變和控制十分地重要,遠遠地大過生理的因素。一剛開始到布達佩斯時,許多新奇的事物讓我十分的興奮,像布達佩斯的情侶和pub文化都讓我印象深刻。但約一至二個星期之後,思鄉的情緒慢慢浮現(適逢中國的新年),再加上課業份量的日漸增加,這時候的心情十分的低落,眼淚也曾在此時從我的眼角流出。這時我利用和同學的相處轉移自已的注意力,試著讓自己忙一點、快樂一點,以忘記隻身在外的孤單。當然適當的壓力、感情宣洩也是必須的,但記得回到現實來面對挑戰。

  在學期中,心情隨著身旁的人、事、物而有所改變,課業、友情、思鄉,很多事情等著你去處理,其實要煩惱的東西和在台灣差不多,說不定還更少,到頭來的問題還是在於你一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

  學期結束時,思鄉的情緒幾乎消失,取而帶之的是對布達佩斯、對同學、對這一段自由自在生活的不捨。我天天都拿著照相機出門,拍下之前日常生活的一景一物,為了留下我22歲在歐洲的記憶。我認真地過著歐洲人的生活,一直留到了出入境許可到期日的前5天才回到台灣。

●The friendships
  到國外求學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來自全世界的同學,藉由和同學之間的哈啦、出遊和八卦,可以讓自己不會覺得孤單。和歐美洲的同學比較,來自亞洲的同學,包括台灣和印度,都相對地比較保守;但由於印度學生的英語能力遠遠強過台灣的學生,台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就相對地安靜,這的確是我們所要改進的。台灣人好客、內歛的個性在學校中非常的明顯,但由於大多數的台灣同學都怕和外國同學交談,使得和他們打成一片的時間要久一點。其實外國的學生和台灣的學生一樣,也是喜歡說八卦、上網聊天、欣賞異性。我各人認為只要敢和外國人說話、真心地和他們交往,交一個知心的外國朋友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好客、沒有心機就是我們台灣人和別人交朋友的最大先天優勢了!

●The global view
  走出水井才知道天有多大,到了國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不同。從這一次的歐洲行,我大約地了解歐盟國家的運作現況和歐洲的組織文化,這些歐洲的第一手資料是在台灣不容易得到的,對於歐洲人對文他的保存和對藝術的堅持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另外,從和同學的交談中,可以知道外國同學的想法和人涯規劃,由於教育體系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外國學生對自己的人涯規劃和我們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不同於大部份台灣學生的規劃-畢業、就業、成家立業,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規劃,有的同學想花二年的時間學外文、有的想學法律、還有很多同學都計劃到國外就業;這些多元化的思考方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和對自己未來新的檢視。

  和世界觀一體二面的是對自己文化的看法,到國外看了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當然也看到了許多值得我們台灣人驕傲的地方。”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身為外國人,我們必須以身為台灣人為傲,對台灣文化有相當的自信,並尊重歐美的文化;如此才能學的更多,也才不會讓外國人看不起。

●The independent life
  獨立的生活是我這一次最大的收穫之一,遠遠超過課堂上的專業知識。從三餐的解決、日常用品的需要、金錢的控制、証件的辦理、事情的規劃和心理的調適,都只能靠自己。你必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國外開放的環境再加上沒有家人的約束,很多好的事情、壞的事情都會吸引著你,你必需要自己判斷事情的是非和知道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

  歐洲是一個和台灣幾乎完全不同的地方,有許多東西都是台灣所沒有的。到了外國難免會想念台灣的事物,尤其是食物!但若過分的思念台灣的生活方式,而不真正地以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過日子,你就白費了來歐洲的金錢和時間了。在布達佩斯,聽歌劇和古典音樂會,都是十分地平常的娛樂,相對地也是十分地便宜。雖然不懂古典音樂,但我學著和當地人一樣穿著正式服裝到音樂廳欣賞音樂,學著如何入坐、如何欣賞、如何鼓掌、如何退場和如何感動!如果這樣還不能提起對於古典音樂的興趣,那請你用力地花錢在布達佩斯的電影院上面吧!當地的電影院設備都和台灣的華納威秀影城一樣好,但價格只要一半不到,千萬不要因為怕聽不懂英文而怯步,相信我,你一定看得懂電影在演什麼!這樣便宜又舒服的學英文環境,你怎能放過呢?另外歐洲的下午茶文化也是值得我們去體驗的,一杯Cappuccino、一塊蛋糕、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歐洲浪漫的思緒頓然湧上心頭。

●The differ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對於從小就接授考試教育的我,到國外上課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語文和教學方式。我和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樣,英文考試一級棒,雖然我有”說”英文的勇氣,但是聽力卻是爛到沒話說,當你聽不懂別人說什麼時,你就比較沒有機會表現你”說”的才能了!在出國前我並沒有對於我的英文能力做很大的努力,當然,剛到布達佩斯時就吃到了點苦頭了,同學說:"You will love it to death.",我聽成:"XXXXXXX to death"(叫我去死)。老實說剛到時,老外說什麼幾乎要用猜的,尷尬的場景處處可見!至於之前最怕的英文授課方面,由於上課的東西在台灣多多少少都有聽過,所以老師的上課內容約聽的懂七成左右,反而比和老外的對話感覺更上手!學會英文真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事情,世界上並沒有一種考試可以判斷一個人會不會英文,我不知道我從那一天開始就聽得懂老師說的話,不知道從那一天開始我可以說話不用想要用那一個單字,當你開始喜歡說英文時,你就會英文了!只要你有面對自己弱點的勇氣,你就能學好英文!

  國外的教學方式和我們之前所受的國教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著重學生自身的啟發和閱讀,剛上課時的難題之一就是天天要看的paper,每個科目幾乎都會發paper讓學生回家看,下次上課的時候便要大家討論閱讀心得。由於英語並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看英文paper的時間約為加拿大人的3倍、印度人的2倍、法國人的1.5倍;面對如此的一大挑戰,我的解決辦法有二個,第一個是和同學分配著看,看完再大家一起討論;另一個法子是以學英文單字的心態看paper,不要怕單字多到看不懂,耐心地一頁一頁看下去,總有看完的一天,如果真的看不完也不會對不起自己,重點是對自己責任的堅持。

  對於外語教學的環境,寫應該是台灣學生較拿手的一部分了,班上的許多非英語系國家學生的英文文法都比我們差。在ESSCA,15頁的paper是十分常見的,剛開始時,連一頁都寫不出來,每個句子都還要想文法對不對,單字適不適合,速度十分地緩慢。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速度漸漸地變快,完成15頁的paper就像”行灶腳”一樣簡單。

●The conclusion
  學習並不只是在於課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自身人格和思考的啟發。這次的交換學生計劃,讓我一個人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匈牙利讀書,讓我學到最多的是對自己負責的能力、視野的擴大和對自己重新的審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回憶。希望學校能夠繼續對於交換學生計劃的發展,也希望接下來的學弟妹可以好好地把握機會到國外多走走、多看看。

*
楊耀傑同學,為今年考上研究所碩士班的新生。

 

回電子報首頁

國立中山大學資管系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SYSU.

歡迎轉載 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註明出處